从“月饼”中读懂“正风方略”
作者: 来源:
发布时间:2015年09月08日 00:00 点击次数:
有人可能会犯嘀咕,有必要总是和“月饼”过不去吗?有没有必要,看看市场就知道。距中秋节、国庆节还有20多天,礼品市场却早已“蓄势待发”,“私人订制”的高价月饼、“混搭包装”的高档茶酒以及各类电子礼券又开始冒头,向公款送礼、滥发福利的买家招手。这都说明,中央纪委的要求很有针对性、必要性与紧迫性。 “月饼”虽小,但是违规收送月饼节礼等不良作风却是大问题。换个视角来看,透过“严禁违规收送月饼节礼”,可以窥见中央深入推进改作风的“方法论”,就是要抓早抓小,从细节入手、从小处着力。这本身就源于对腐败规律的深刻认识。没有人生来就是坏人,贪官走向贪腐往往都是从微小过失开始的。调查数据显示,70%至80%的贪官曾在节假日收礼,这为其日后的大贪大腐埋下了伏笔,正所谓“轻者重之端,小者大之源,故堤溃蚁孔,气泄针芒。”
抓住“月饼”不放手,其实就是守住最初的防线,扣好第一粒扣子。在这里,“月饼”只是一个象征符号,代表着那些容易滑跤的小处,比如说人情节礼、天价烟酒、高档会所等。只有在不良作风露出苗头时就堵住“蚁穴”,才能防止“溃堤”。
“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”。近两年年年抓住“月饼”不放,折射出的也是中央深入推进改作风的“辩证法”,即要抓长抓常,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。改作风、反腐败,就像是力压弹簧,如果压力不能彻底改变弹簧的形状,势必会被弹簧的阻力反弹回来。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、开展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的同时,再次在中秋国庆重要节点来临之际发出改作风的冲锋令,就是表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没有完成时,只有进行时。
“我们的党是一个战斗的党。我们在斗争中依靠的武器,唯一的就是纪律。”这句话,今天依然振聋发聩。早在延安时期,我们党就把“纪律”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工具。“三大规律八项注意”锻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,而其内容不过是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“不损坏庄稼”“借东西要还”等具体而微的“小事”。穿越时空的共鸣在此回响,今天改作风也正是从具体的问题切入,用小切口带来大改变。
|